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精神疾病本身的病理影响:研究表明,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可能比普通人群短10至20年。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紊乱和代谢异常有关,这些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2.自杀和意外死亡风险升高:部分精神疾病,如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会显著提高自杀风险。这些患者在行为控制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导致意外伤害或事故的发生率增加。
3.慢性身体疾病的共病率增加: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这些可直接影响寿命。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有40-60%伴随代谢综合征,而这一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4.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从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规律饮食和缺乏运动。据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率超过70%,而普通人群的吸烟率通常低于25%。
5.医疗照护不足:精神疾病患者可能面临获得适当医疗服务的困难,这包括对身体健康问题的忽视,以及精神状态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例如,有研究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接受癌症筛查的比例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维持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健康是改善寿命的重要策略,尽早识别和积极治疗精神疾病具有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