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应尽量保持一致。这种规律性有助于稳定生物钟,促进快速入睡。
2.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干扰入睡。将电子设备放在卧室之外,有助于减少干扰。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光线适度昏暗且温度舒适(18-22摄氏度为宜)。同时,可以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床上用品以提高睡眠舒适度。
4.进行放松活动
睡前可尝试听轻柔的音乐、阅读适合年龄段的书籍或进行深呼吸练习,这些都有助于身心放松,为入睡做好准备。
5.避免晚间刺激性活动
晚餐后不要让孩子剧烈运动或进行需要高度专注的学习任务。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碳酸饮料以及浓茶应该避免摄入,以免影响神经系统。
6.保持适度的运动量
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快走或骑自行车,可帮助身体能量消耗并促进夜间更好地入睡。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靠近睡前,以免对入睡造成反效果。
7.警惕心理因素
如果孩子因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等情绪困扰而导致失眠,需要及时与之交流,并适时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
睡眠质量的改善需要时间与耐心,如果长期无法缓解,应尽早咨询儿科医生或睡眠专家,以排查可能存在的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