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视力检查:需要进行标准化的视力测试。通常会使用视力表检查每只眼睛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以初步判断近视程度。
2.屈光检查:这是配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采用验光仪器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或散光情况,以及具体的度数。一般来说,近视度数以“D”表示,例如-2.00D,表示近视200度。
3.瞳距测量:配镜时,需测量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即瞳距。这有助于确保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眼睛瞳孔对齐,从而保证最佳的视觉效果。
4.镜片选择:根据屈光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镜片类型。对于单纯近视,通常选用凹透镜。如果存在散光,则需要选用柱面镜片。还可以根据生活习惯选择防蓝光、变色或抗反射等功能性镜片。
5.镜框选择:选择合适的镜框不仅影响舒适度,还能影响矫正效果。应选择适合面部尺寸的镜框,并注意镜片与眼睛的距离和角度是否合适。
在这些步骤完成后,还需定期进行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可能变化较快,应每半年至一年验一次光。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注意休息,有助于减缓近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