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影像学评估: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确认转移的部位和范围。这有助于确定肿瘤进展的程度。
2.病理学评估:如果条件允许,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获得转移病灶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从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3.全身治疗计划:
化疗: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转移情况,制定适合的化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靶向治疗: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KRAS、NRAS、BRAF)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如西妥昔单抗或贝伐单抗。
免疫治疗:如果患者符合免疫治疗的指征,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4.局部治疗措施:
如果转移局限于某个器官且具备可切除性,可能会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转移灶,放射治疗可能是一个选择,以减小肿瘤体积和缓解症状。
5.综合支持治疗:应当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疼痛管理以及心理支持,提升生活质量。
6.多学科会诊:最好借助肿瘤专科的多学科团队,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和护理等专家,共同制定最优的治疗策略。
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需结合实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此阶段,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