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生命体征监测:每30分钟到1小时监测一次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重点关注异常变化,以便及时处理。
2.伤口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保持伤口清洁与干燥,以防感染。必要时更换敷料,并按照医生指示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3.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通常使用静脉注射方式,以保证药效迅速且持久。同时,评估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4.饮食管理:术后24小时通常禁食,仅给予少量冰水或生理盐水维持水分。此阶段主要是为胃肠道恢复创造条件,按医嘱逐渐过渡到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活动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轻微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安全情况下,可以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坐起或短时间站立。
6.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沟通,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感,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信心。
这些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恢复环境,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