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痔疮出血:痔疮是肛管和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发生扩张、瘀血、甚至破裂而形成的一种病变,常引起大便时出血。内痔尤其容易在排便时摩擦导致黏膜破损出血,而这些鲜红色的血液可能随着排便流出。
2.血液凝结:当痔疮出血量较多,有些血液可能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在肠道环境中,血液停留时间较长会自然凝固形成血块。人体的凝血机制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液态血转变为凝固的状态,以减少出血量。
3.便秘与排便用力:便秘是痔疮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便秘会使患者在排便时用力过度,这可能会加重痔疮的充血和损伤,从而导致更多的出血,一旦出血后无法立即排出,易形成血块。
4.局部炎症与感染:痔疮部位的炎症或感染也会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扩大出血面积,使得血液更容易凝结成块。
对于痔疮患者而言,出现便血及血块应引起重视,改善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必要时需寻求医疗干预以防止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