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识别和诊断:心肌缺血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或其他类似症状。在透析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变化,以及时识别心肌缺血。
2.稳定病情:确保充分的氧气供应,必要时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氧气。保持患者的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脏负担。
3.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来缓解胸痛和改善心肌供血。同时,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也可以用于控制心率和血压。
4.液体管理:在透析过程中,合理调节超滤量和液体平衡,以避免过度脱水或液体负荷增加,这些因素可能加重心肌缺血。
5.时间窗内的干预:对于持续性或严重心肌缺血,可能需要停止透析,并紧急转移至具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以便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心肌缺血处理后,应密切随访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透析效果,调整透析方案以减少再次发生的风险。定期评估心血管健康状态,对于透析患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