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离焦理论是否有科学依据

2025-08-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近视离焦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在调节眼轴长度和眼球生长发育过程中。研究表明,眼睛在不同的聚焦状态下可能会影响眼球的生长,从而导致近视或延缓其发展。

1.视觉信号调节:眼睛在感知图像时,会根据焦点信息进行信号传递。这些信号可以通过调节眼球的生长来维持清晰的视觉,尤其在年轻个体的眼球发育阶段。

2.离焦类型:离焦分为两种类型——散光性离焦和双焦离焦。不同类型的离焦对眼球的影响各异,其中双焦离焦被认为可能更容易诱导近视的发展。

3.动物实验:多项动物研究发现,负离焦(即远视性离焦)能够刺激眼球的前后向增长,这是近视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反,正离焦(即近视性离焦)可以抑制这种增长。

4.人体研究:在人类中,使用双焦镜片、渐进多焦点眼镜等干预措施,尝试通过人为创造离焦环境以减缓儿童近视的发展,部分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尽管当前的研究支持了近视离焦理论,但学术界仍在进一步探索其机制和应用。注意合理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以及定期检查视力,有助于保护眼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