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水分摄入不足
长时间未补充足够的水分会导致尿液浓缩,颜色变得偏黄。这是尿液发黄最常见的原因。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具体需求取决于气候条件、运动量和个体差异。
2.饮食影响
含有丰富色素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尿液发黄,例如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南瓜以及藏红花。过量摄入蛋白质也可能增加尿液的浓度,使其呈现黄色。
3.维生素或药物服用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B族(特别是核黄素)和维生素C会使尿液呈鲜黄色甚至橙黄色。一些药物,例如泻药、抗菌药物,也会改变尿液颜色,这是一种正常的代谢现象。
4.脱水引起的短期变化
在剧烈运动、出汗较多或高温环境中,如果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此时加大饮水量,通常可迅速改善。
5.健康状况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尿液变黄并伴随其他症状。例如,黄疸患者因胆红素排泄异常,会出现深黄色尿液;尿路感染可能使尿液颜色加深,且伴有刺痛感。如果尿液长期偏黄且伴随异味或身体不适,应尽快就医。
保持饮水充足,避免高色素饮食及过量服用维生素,能够有效改善尿液发黄的常见问题。如发现异常持续或伴发其他症状,应考虑就医以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