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情监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保持稳定的血压对于避免再次出血是关键,通常建议维持收缩压在140-160mmHg之间。
2.控制颅内压:定期评估神经系统状态,观察意识水平、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能力。如有颅内压增高的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头部抬高30度以减少颅内压。
3.药物管理:根据医嘱使用降压药、抗凝药等,同时警惕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使用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帮助减轻颅内压。
4.营养支持:提供易消化、高蛋白质、低脂饮食,必要时通过胃管或静脉输注营养。确保摄入足够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活动与康复:根据病情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以改善肌肉功能和防止并发症。
6.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翻身,注意口腔护理和导尿措施,以降低皮肤、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7.心理支持: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波动。
以上措施旨在维护脑出血患者的生理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长期康复创造条件。在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调整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