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物不耐受:某些人可能对特定类型的食物有不耐受,常见的包括乳糖不耐受和麸质不耐受。这种情况下,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无法被正常消化,导致肠道快速运动并引起腹泻。大约30-50分钟之后,食物开始在小肠进行消化吸收,此时如果存在不耐受情况,就可能触发腹泻。
2.感染:进食污染食物或水可能导致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典型的食源性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会引起急性胃肠炎,其症状通常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这类感染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内迅速表现出来。
3.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餐后腹泻。这些疾病会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使得食物更快通过肠道。
腹泻通常是身体对某种刺激或问题的反应,需要关注饮食习惯和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对于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便确诊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