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饮食调整:
控制嘌呤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脏、肾脏)及部分海鲜(沙丁鱼、凤尾鱼)。
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和烈性酒,这些饮品会增加尿酸水平。
多食用低嘌呤食物:选择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及低脂乳制品。
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至少达到2-3升,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预防尿路结石。
2.药物规范使用:
按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或非布司他,定期调整剂量以维持尿酸达标。
预防性治疗:症状缓解期也需持续用药,切忌随意停药,以免因尿酸波动诱发急性发作。
3.控制体重与代谢相关指标:
合理减重:肥胖者通过健康饮食及适度运动逐步实现减重目标。
管理血脂和血糖:痛风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应监测相关指标,并在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
4.避免诱发因素:
避开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尿酸浓度快速变化,诱发痛风。
避免受凉和精神压力过大:这些情况可能降低机体对痛风发作的耐受能力。
5.定期医学检查:
定期监测尿酸水平:确保长期维持在360μmol/L以下,伴有痛风石的患者则应控制在300μmol/L以下。
检查肾功能:痛风可影响肾脏,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尿蛋白、肌酐升高等异常。
痛风虽属于慢性病,但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可显著减少发作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