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认知功能:
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和决策能力减弱。每晚少于6小时的睡眠时间可能会显著降低大脑的认知表现。
睡眠在巩固记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熬夜会减少深度睡眠阶段,从而影响记忆信息的整合与存储。
2.情绪:
长时间熬夜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症状的风险。每周有5晚以上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压力反应。
熬夜还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这些物质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3.整体健康:
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人更容易患上感染和其他疾病。连续一周每晚熬夜超过3小时可能使感冒几率增加30%。
熬夜过程中,大脑无法充分清除代谢废物,长此以往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4.生理节律:
经常熬夜者的生物钟紊乱,可能导致昼夜节律失调,进而影响新陈代谢、激素分泌和其他生理功能。这种紊乱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避免熬夜,保证规律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维持大脑健康和总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