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和原因:
上颌窦炎是指上颌窦黏膜的感染或炎症。常见原因包括细菌、病毒感染以及过敏引起的鼻塞和黏液分泌过多。
2.病症表现:
鼻塞:患者可能会感到鼻腔堵塞,特别是在早晨或夜间。
流鼻涕:鼻涕可能是黄色或绿色,表明有细菌感染。
面部疼痛:尤其是在眼睛下方或靠近鼻翼的区域,疼痛可能随着头部活动而加剧。
嗅觉下降:由于鼻塞和黏膜肿胀,嗅觉功能可能会减弱。
头痛:特别是前额和上颚部位的头痛。
3.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有上颌窦炎。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上颌窦内的液体积聚、黏膜增厚和其他异常。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抗组胺药和鼻用类固醇喷雾可缓解过敏症状。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存在结构性问题(如鼻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保守治疗:使用盐水冲洗鼻腔、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等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
5.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急性上颌窦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慢性鼻窦炎。
眼部感染:由于上颌窦与眼眶相连,炎症有可能蔓延至眼部,引起眼睑红肿、视力模糊等问题。
脑膜炎:虽然极少见,但严重的感染可能扩散至脑部,导致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早期识别和治疗上颌窦炎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面部疼痛、鼻塞和流鼻涕等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