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人体代谢增加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
高热:发烧时体内代谢亢进,也可能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立位蛋白尿:长时间站立可以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出现少量蛋白尿,一般在平卧后消失。
2.病理性因素: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病等,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蛋白质渗漏。
肾小管疾病:如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功能损害,蛋白重吸收减少,引起蛋白尿。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蛋白尿。
3.药物和毒物:
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长期使用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引发蛋白尿。
毒物暴露:如重金属中毒(铅、汞等)也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
4.其他因素:
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可能诱发暂时性的蛋白尿。
妊娠:妊娠期由于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增加,可能出现轻微蛋白尿,需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如子痫前期。
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尿常规、尿沉渣分析及肾功能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蛋白尿的监测和评估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