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位置:
脑干出血:发生在脑干区域,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在大脑表面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的空间。
2.病因:
脑干出血: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导致的小动脉破裂、血管畸形、动脉瘤、肿瘤和外伤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瘤破裂,其次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破裂、外伤以及抗凝治疗等。
3.临床表现:
脑干出血:
1.突发头痛
2.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
3.眼球运动障碍,包括复视、眼震和瞳孔异常
4.四肢无力或瘫痪
5.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蛛网膜下腔出血:
1.突发剧烈头痛,被描述为“爆炸性”头痛
2.恶心呕吐
3.项部强直
4.意识改变,可能出现昏迷
5.癫痫发作
4.诊断:
脑干出血:常通过头颅CT扫描或MRI进行明确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扫描是首选检查方法,有时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以确认诊断,特别是在早期CT未能显示明确出血时。
5.治疗:
脑干出血:治疗方法包括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手术清除血肿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点在于防止再次出血和处理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夹闭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防止血管痉挛的药物以及对症治疗。
脑干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需要及时就医和专业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避免头部外伤及定期筛查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