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治疗原理:电场治疗通过在肿瘤细胞中施加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电场来干扰其有丝分裂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导致癌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肿瘤体积。
2.临床研究数据:根据一些临床试验结果,接受电场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例如,一项针对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显示,电场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6.6个月,而对照组为4个月。接受电场治疗的患者两年生存率也有所改善。
3.副作用及耐受性:电场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副作用较少且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刺激和红斑等,但大多数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这种治疗方式。长期随访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晚期副作用。
4.使用限制:虽然电场治疗在某些类型的胶质瘤中表现出有效性,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例如,对于肿瘤位置深、病变范围较广的病例,电场治疗的实际效果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5.医疗设备和费用:电场治疗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并且设备成本较高,因此该治疗方式的普及程度目前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治疗过程中还需定期更换电极贴片,这也增加了费用。
总体来看,电场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胶质瘤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但其应用仍需结合个体情况和其他治疗手段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