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化学结构
氧氟沙星是一种外消旋混合物,含有两种对映异构体:D-氧氟沙星和L-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则是氧氟沙星中的L-对映体,更具生理活性,其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
2.药效及作用机制
氧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来阻止细菌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左氧氟沙星同样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但由于其高选择性和高亲和力,在低浓度下即可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
3.临床应用
氧氟沙星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
左氧氟沙星广泛用于多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同时也被用于眼科局部治疗,如急性结膜炎。
4.安全性及耐受性
氧氟沙星的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反应,如眼部灼热感、流泪等。
左氧氟沙星通常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副作用相对少见,但仍需注意个体过敏反应。
5.剂型及用法
氧氟沙星常见剂型为滴眼液,用于眼部局部感染,每日滴数次,每次1滴。
左氧氟沙星除滴眼液外,还有口服片剂和注射剂等,多样化的剂型使其能够满足不同部位感染的需求。
尽管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都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但前者主要用于局部治疗,而后者用于更广泛的系统性感染。合理用药依赖于具体病情及医师指导,不可自行随意更换或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