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什么意思

2024-11-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白内障是一种眼科疾病,指的是晶状体出现混浊或变得不透明,导致视力下降。以下是详细说明:

1.发病原因:白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因素、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眼部创伤和某些药物使用等。

2.症状表现:

视觉模糊:视物时感觉像透过一层薄雾。

色觉变化:颜色看起来不再鲜艳,可能偏黄或偏暗。

夜间视力差: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视力特别差。

光敏感:对强光特别敏感,看到光晕或眩光现象。

复视或多视:有时会出现重影或多重影像。

3.诊断方法:

视力检查:通过标准视力表检测视力变化。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利用专门的显微镜查看晶状体的透明度和结构。

眼底检查:扩瞳后检查眼底,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病。

4.治疗方式:

初期治疗:佩戴适当的眼镜、增加照明、使用放大镜等可以暂时改善视力。

手术治疗:当白内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可以考虑通过超声乳化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替换为人工晶状体。目前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而且恢复快,通常只需要几天到几周时间。

白内障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失明。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