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慢性胃炎:长期的胃黏膜炎症是胃癌最初的表现。常见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腌制食品)和吸烟等。
2.胃黏膜萎缩: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慢性胃炎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胃黏膜会逐渐萎缩,导致胃黏膜失去正常功能。这一阶段有时被称为“萎缩性胃炎”。
3.肠上皮化生:在胃黏膜萎缩之后,胃黏膜细胞可能会开始表现出某些肠道细胞的特征,这个现象被称为“肠上皮化生”。这是胃癌前病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4.异型增生:进一步的发展是异型增生,即胃黏膜细胞开始出现不规则形态和结构,这些细胞更容易发生突变,并最终演变成癌细胞。异型增生可以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高级别异型增生被认为是高度癌前病变。
5.早期胃癌:当异型增生的细胞进一步增殖并穿透基底膜,但尚未扩散到胃壁深层及其他组织时,被称为早期胃癌。这一阶段的胃癌常常无明显症状,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6.进展期胃癌:如果早期胃癌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癌细胞会继续侵入胃壁深层,甚至扩散至淋巴结和远处器官,成为进展期胃癌。这一阶段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预防胃癌应注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