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溶栓药物:在发病后4.5小时内使用静脉注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栓,恢复血液流动。此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的时间窗。
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但一般不用于急性期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等,也可减少血栓再发生的风险。
2.机械取栓:
机械取栓术是通过微创技术直接移除脑血管中的血栓。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血管的闭塞,尤其是当溶栓药物无效或无法使用时。在发病后的6-24小时内实施效果最好。
3.生活方式改变: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栓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需要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控制。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监控血糖水平,避免因高血糖引发的血管损伤。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
综合以上方法,药物治疗与机械取栓术在急性期相结合,同时长期管理生活方式,是治疗和预防脑血栓最有效的手段。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治疗方案都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