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化学组成:蛋白质由碳、氢、氧、氮和少量其他元素(如硫、磷)构成。从基本结构上看,蛋白质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多肽链。
2.空间结构:蛋白质具有四级结构,包括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多肽链的三维折叠)以及四级结构(多条肽链形成的复合体)。这些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
3.可溶性和不溶性:处于适宜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能够溶于水或盐溶液中,但某些蛋白质,如角蛋白和胶原蛋白,难溶于常规溶剂。
4.生物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催化反应的酶、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传递信号的受体、提供结构支撑的胶原蛋白等。
5.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其功能至关重要。当受到高温、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等外界因素影响时,蛋白质结构可能发生变性,导致功能丧失。某些情况下,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以恢复到其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蛋白质在人体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复杂的空间结构为其多样化的功能提供了保障。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合理摄入蛋白质,保持均衡饮食,以满足身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