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性凉: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性凉,适用于热性病症,如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在中医理论中,凉性药材一般用于清热解毒和凉血止血。
2.味甘:菊花味甘,可以补益身体,调和药性。甘味药物常有滋养、补益的功能。菊花中的甘味成分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帮助舒缓神经。
3.味苦:菊花的苦味有清热祛湿的效果。苦味药物多具有泄热、燥湿、解毒的功能,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
4.归肺经:菊花进入肺经,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
5.归肝经:菊花进入肝经,有平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肝火上炎症状。它能清肝火、明目退翳,常用于眼部不适的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菊花时,应注意其性凉,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以免对脾胃造成损害。特别是脾胃虚寒者,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