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短赤是怎么回事

2024-10-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小便短赤通常是指尿液颜色较深且尿量减少,这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脱水:当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时,尿液会变得浓缩,从而呈现出深黄色或橙色。成年人每日平均需摄入约2升水,以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

2.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例如膀胱炎)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同时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据统计,女性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概率高达50%。

3.肝胆问题:肝脏或胆道疾病如肝炎、胆管阻塞等,会导致尿液中胆红素增加,使其颜色变深。全球每年约有14亿人患有慢性肝病,其中多数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及维生素B族补充剂,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变化。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表现。

5.食物因素:食用大量富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甜菜)也会使尿液颜色变深。这通常是暂时性的,不会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6.血尿: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或茶色,可能是由于尿中混有血液,应及时就医。血尿的原因可能包括结石、肾病或泌尿系统肿瘤等。

饮水不足或摄入过多含色素的食物可能引起短期的小便短赤。如果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小便短赤特别是伴随其他异常症状,例如疼痛或发热,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