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建议每日摄入总量应保持在总能量的45%-60%。选择低血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和根茎类蔬菜,有助于稳定血糖。
2.限制糖类食品:尽量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糕点等。这些食品会迅速提高血糖,不利于血糖控制。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食物消化吸收,平稳血糖波动。每日推荐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实现。
4.适当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重要营养素,但摄入过多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天摄入量为0.8-1.2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类、家禽、蛋类、豆制品等。
5.控制脂肪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应尽量避免。如黄油、肥肉、奶油等食物。建议选择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鱼类等。
6.限盐饮食:过量盐分摄入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和调味品,多用天然香料替代。
7.定时定量进餐:规律的饮食习惯能帮助维持血糖稳定,每日三餐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可以考虑少食多餐,每天进食4-6次。
合理的饮食管理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任何饮食调整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