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化疗药物引起的肾脏毒性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损伤包括药物对肾小管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而间接损伤则可能由于药物引发的全身代谢变化,例如高尿酸血症或肾前性因素导致的肾灌注不足。
2.某些特定的化疗药物与肾脏毒性密切相关。例如,顺铂(Cisplatin)常见于治疗多种实体瘤,但其肾毒性显著,发生率可达20%-30%,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阿霉素(Doxorubi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也有肾毒性风险。
3.肾脏毒性的临床表现可包括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尿蛋白增加、电解质紊乱等。急性肾损伤常在用药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慢性肾病则可能在长期治疗后逐渐发展。
4.预防和管理措施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例如,在使用高度肾毒性的化疗药物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肾功能,使用足够的补液以维持良好的肾血流灌注,并且尽量避免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5.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和电解质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毒性。一旦出现异常,应迅速调整或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透析支持。
化疗药物的肾脏毒性需要特别关注,以减少对患者的潜在危害。在化疗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