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遗传因素:脑萎缩的遗传概率因类型而异。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早发型病例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这些基因包括APP、PSEN1和PSEN2,其遗传模式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意味着如果父母携带这些突变基因,子女有50%的可能性继承此类基因,从而增加患病风险。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是散发性的,与多基因及环境因素相关,遗传概率较低。
2.家族史:若家族中有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脑萎缩,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具有一级亲属病史的人比普通人群患病风险高出约2至4倍。
3.多基因遗传:脑萎缩也涉及多基因效应,例如APOEε4等位基因已被确认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携带一份ε4等位基因的人患病风险增加约2至3倍,携带两份则风险增加约8至12倍。
4.非遗传因素: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健康状况(如高血压、糖尿病)也是脑萎缩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有遗传倾向,积极管理这些因素仍可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关注脑萎缩遗传风险者,建议了解家族病史,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早期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