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五苓散证:
1.病机:主要是膀胱气化不利,导致水湿内停。常见于外感表邪未解,同时内有水饮。
2.临床表现:
头痛、发热、渴欲饮水,但饮水后即吐。
小便不利。
舌苔白滑,脉浮紧。
3.作用:以利水渗湿为主,兼有解表作用。
猪苓汤证:
1.病机:水湿内停且伴有阴液不足,可能存在热象。多见于津液亏虚的情况。
2.临床表现:
口渴,心烦,小便短少或困难。
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常用于热入营血阶段,导致水液代谢失调。
3.作用:滋阴清热,同时利水通淋。
两者在病机上,一个偏于气化失调,另一个偏于阴虚内热;在临床表现上,一个偏向表实证,另一个则表现为里热证。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