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散发性肺结节的性质:
根据影像学检查,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结节包括炎性结节(如感染后遗留灶)、瘢痕结节或错构瘤,而恶性结节则可能提示肺癌或其他转移性肿瘤。
约60%-70%的小于8毫米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尤其是在无吸烟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中。
2.常见的检查与评估方式:
低剂量胸部CT:是发现肺结节的常用手段,对比大小、形态、密度以及边缘特征可帮助鉴别良恶性。
肺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肺部总体功能是否受损。
PET-CT:通过代谢活性判断结节的恶性可能性,尤其在直径大于1厘米时有较高敏感性。
病理活检:对有较高恶性可能性的结节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组织学类型。
3.治疗方法:
如果确诊为良性结节且无症状,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只需定期随访。随访频率主要基于结节的大小、增长速度以及外观特征决定,每3-12个月复查一次。
恶性结节或疑似恶性者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等进一步干预。若直径小于2厘米,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80%。
感染引起的炎性结节通常通过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并缩小结节。
4.病因相关的特殊情况:
青壮年吸烟人群中,散发性肺结节的恶性风险更高,高达20%-30%。此类人群需要高度重视,尽早筛查。
长期接触石棉、煤矿粉尘等职业暴露者,其结节恶性风险也显著增加,应定期体检。
发现肺结节后应第一时间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必要检查,并根据结论制定针对性治疗或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