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下段结石如何应用软镜

2025-02-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软镜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工具,可有效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尤其是直径较大的或药物难以排出的结石。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的优势。

1.手术适应症:

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一般超过6毫米时,通常建议使用软镜进行干预。

反复发作的肾绞痛或由结石引起的严重梗阻,并伴随感染时,也可选择软镜治疗。

2.手术流程:

手术前需行全面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或B超)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并评估泌尿系统解剖结构。

患者接受麻醉后,通过尿道置入软性输尿管镜,经膀胱进入输尿管。软镜可灵活调整角度,以便到达输尿管下段。

使用激光碎石装置将结石粉碎。现代医疗中常用钬激光,其能量集中且效率高,可将结石击碎成极细颗粒,便于自然排出或通过负压吸引清除。

3.手术后的处理:

为降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输尿管水肿和感染风险,通常会在输尿管内放置一根双J管。双J管可以暂时维持输尿管畅通,排空尿液并减轻压力。

手术后需要监测临床表现,如有无明显腹痛、血尿及排尿困难等情况。大多数患者在1至2周后即可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双J管一般在术后1-4周内拔除。

4.潜在的并发症:

局部黏膜损伤或穿孔:这是操作不当导致的罕见但可能发生的问题。

感染:术后可能出现尿路感染,需根据病情及时应用抗生素。

残留结石:少部分情况下,碎石未能完全清除,可能需再次干预。

软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总体上是一种安全且效果良好的方法,应结合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术后定期复查影像学,以确保结石完全清除并监测输尿管功能状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