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进一步检查:
尿常规复查:隐血阳性结果需要再次确认,避免假阳性情况。特别是女性患者,如处于月经期,应避开此时间段复查。
尿沉渣分析: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异常,这可以帮助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
尿路影像学检查:包括泌尿系统B超、CT平扫(尤其是低剂量螺旋CT),用以评估肾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潜在梗阻情况。
血液检查:需检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电解质水平及相关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以评估全身情况。
若初步检查无明确诊断,可考虑行膀胱镜检查,排除下尿路疾病。
2.病因判断与处理:
肾结石引起:这是尿隐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若结石较小(一般小于5毫米),可能通过多饮水促使其自然排出。较大结石或导致梗阻者,则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其他手术干预。
感染因素: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可同时引起隐血和结石形成。在感染情况下,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他病理性原因:例如肾小球疾病、肿瘤、外伤等,也可能导致隐血及相关症状。这类情况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
3.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大量饮水:建议每日摄入2500~3000毫升液体,以稀释尿液并减少结晶沉积。
饮食调整:减少草酸盐(如菠菜、坚果)、嘌呤(如动物内脏、海鲜)和钠摄入,有助于降低结石风险。
避免剧烈活动:如已经出现隐血,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症状。
定期随访:遵医嘱定期监测尿液分析、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变化。
尿隐血3+不容忽视,明确病因后可采取相应治疗,避免延误可能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