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症状表现:
(1)便血: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便血或暗红色血便,中晚期则表现为持续性出血,伴随粘液增加。
(2)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长时间无法正常排便。
(3)腹痛:肠道梗阻或肿瘤侵犯神经时可引发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
(4)全身症状:多见于中晚期,包括体重迅速下降、乏力、贫血等情况。
2.影像学评估:
(1)CT或MRI显示肿瘤侵犯肠壁全层或周围脂肪组织,有时可发现区域淋巴结增大,提示转移风险。
(2)PET-CT能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如肝脏、肺部等部位受累。
3.内镜和手术探查:
(1)通过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体积较大、范围广泛的侵袭性病变。
(2)若通过活检确诊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如中分化或低分化腺癌),提示疾病进展较快,可能已达中晚期。
4.病理分期:
(1)根据TNM分期系统,中晚期一般指T≥3级(肿瘤侵及浆膜或穿透肠壁)、N≥1级(淋巴结累及)或M1级(远处转移)。
(2)III期属于局部晚期,而IV期代表已发生远处转移。
5.实验室指标:
(1)CEA(癌胚抗原)水平异常升高提示肿瘤活动性增加,可能进入进展期。
(2)CA19-9的升高亦可能提示晚期或转移性疾病。
定期体检和筛查能够有效发现早期病变,尽早干预。若存在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完善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