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肿瘤侵袭泌尿系统
肾上腺的位置靠近肾脏和输尿管。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直接侵袭肾脏或压迫邻近的泌尿系统结构,例如肾盂、输尿管等,这可能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形成肉眼可见或隐形的血尿。
2.肾功能受损
肾上腺恶性肿瘤有可能影响局部血液供应或淋巴引流,导致肾脏功能异常。例如,肿瘤压迫肾静脉可能造成静脉回流障碍,诱发肾小球毛细血管微出血,从而引起血尿。
3.继发感染
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如果存在继发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也可能导致血尿。这种情况下,通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肿瘤引发的高血压
部分肾上腺恶性肿瘤会分泌激素(如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导致顽固性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可能对肾脏微血管造成损伤,引发显性或隐性血尿。
5.抗肿瘤治疗的影响
化疗或放疗过程中,药物毒性可能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损伤,从而出现血尿。某些抗肿瘤药物可能直接影响凝血机制,增加出血倾向。
6.凝血功能异常
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其他凝血障碍,导致出血风险增高,这也可能是血尿的一个病理基础。
肾上腺恶性肿瘤引发的血尿需要结合具体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鉴别诊断,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