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结石的形成与排尿障碍之间的关系:
尿结石是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沉淀、聚集后形成的硬质结构,可出现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
当结石较大或移动至狭窄部位(如输尿管末端或尿道),可能会导致机械性梗阻,阻碍尿液顺畅排出。
2.排尿困难的可能机制:
物理阻塞:尿结石卡在尿道或膀胱出口处,直接阻碍尿液流动,引起排尿缓慢、中断或完全无法排尿。
膀胱刺激:结石引发膀胱黏膜的炎症或痉挛,导致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膀胱刺激症状。
膀胱颈或尿道损伤:长期存在的结石可能对局部组织造成损害,出现疼痛性排尿困难,甚至伴随血尿。
3.具体表现和危险信号:
排尿过程明显受阻,可能需要用力或等待才能排尿,并且尿量减少。
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尿潴留,即膀胱内尿液无法排空,进一步增加感染或膀胱破裂的风险。
若伴随剧烈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继发感染或梗阻引起的肾积水。
4.潜在疾病和并发症:
长期排尿困难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减退,甚至发展为膀胱壁增厚、憩室或膀胱结石。
持续上行梗阻可能危及肾功能,引发慢性肾衰竭。
出现类似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以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同时检测肾功能和尿液指标评估是否出现系统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