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明确出血来源
长期血尿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支架对输尿管黏膜的机械性摩擦,导致局部损伤和渗血。
感染的存在可能使得尿路黏膜更加脆弱,容易出血。
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
支架放置过程中可能伴随结石形成,结石划伤尿路黏膜也可能导致血尿。
2.检查手段
必须通过影像学和检验方法进一步明确病因,包括:
尿常规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出血的程度。
血液检查,可了解凝血功能情况并排除全身性疾病。
通过B超、CT或X线检查评估支架位置是否异常及有无结石形成。
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检查以直接观察血尿来源。
3.治疗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血尿主要由于支架刺激黏膜,可考虑适当调整支架位置或更换支架类型,例如选择更柔软材质的支架。
如有感染,需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维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路冲洗。
确诊合并结石时,可能需要介入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技术进行处理。
如果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则需要暂停抗凝药物或给予纠正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或应用止血药物。
4.预防与日常护理
手术后的随访非常重要,应定期更换支架,通常建议每6个月更换一次。
保证每日足够的饮水量(约2000-3000毫升),稀释尿液浓度。
避免高盐、高草酸食物摄入,以减少结石形成风险。
如果血尿持续且无法控制,需尽早联系泌尿外科医生进一步干预,以防止隐藏的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