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先天性畸形
常见原因包括输尿管狭窄或瓣膜畸形,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新生儿和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3-5例。
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也可能造成泌尿道结构异常,从而引起上述症状。
2.泌尿系结石
输尿管内结石阻塞会直接导致尿液积聚,引起肾盂分离和输尿管上段扩张。
泌尿系结石较常见,成人发病概率约为10%,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发展至严重梗阻。
3.尿路感染
慢性感染可导致局部组织炎症、水肿甚至瘢痕形成,进而引发尿路梗阻。
尿路感染在女性中较常见,但如果反复发作且未及时治疗,可累及肾脏和输尿管。
4.外力或肿瘤压迫
邻近器官的恶性或良性肿瘤(如腹腔、盆腔肿瘤)可能压迫输尿管,使尿液排出受阻。
此类因素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如B超、CT)进一步明确。
5.神经源性膀胱
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失调,出现尿液回流并波及输尿管上段及肾盂。
6.妊娠相关改变
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输尿管,特别是右侧更易受影响。此类扩张多为暂时性,产后通常改善。
7.反流性病变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儿童中高发。尿液反流回到输尿管和肾脏后,会导致不断的压力性扩张,长久下去可能损害肾功能。
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控制、手术干预或改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洁卫生、规律饮水并避免憋尿,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