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结石的大小是关键因素。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有80%以上的几率能够自行通过尿液排出;5-10毫米大小的结石,自然排出的概率下降到50%左右;大于10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借助药物、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
2.女性尿道的解剖特性对结石的排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约为3-5厘米,而男性尿道平均长15-20厘米。女性尿结石在迁移过程中遇到阻力相对较小,更容易排出。排石过程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
3.结石的形状和表面特性也会影响排出难易度。如果结石表面光滑、形状规则,较容易顺利通过尿路;如果结石表面粗糙或呈尖刺状,则可能导致尿路粘膜损伤,引起疼痛、血尿甚至感染。
4.排石是否顺利还与饮水量和日常活动有关。增加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毫升以上)可以促进尿液生成,通过尿流冲刷帮助结石脱落。适当活动,如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从肾脏移向膀胱,加速自然排出。
若出现剧烈腰腹部疼痛、无法缓解的尿频或尿急、血尿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这些可能提示结石引发了梗阻或感染,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