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深呼吸和冥想:研究表明,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可以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从而缓解不良情绪。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或冥想,有助于放松身心。
2.规律运动:运动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人感觉愉悦的化学物质。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可以有效改善情绪状态。
3.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平均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确保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4.社交互动:与朋友或亲人交流会带来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定期安排社交活动,即使是短时间的聊天,也能显著提高情绪。
5.正念练习:通过正念练习关注当下,减少对过去和未来忧虑的关注。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瑜伽、太极等形式进行。
6.平衡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注意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B群和锌的食物,这些营养素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7.表达和记录情绪:将感受写下来或者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可以帮助理清思绪,并减少焦虑和压抑感。
通过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能够在心情不佳时调节情绪,维护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重情绪管理,为整体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