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胁痛的病因及辨证分型

2024-12-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中医胁痛是指以胸胁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病因复杂,多涉及肝胆功能失常。辨证分型通常包括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血瘀阻滞和阴虚内热等。

1.肝气郁结:多因情志不畅或久坐久立引起,常见症状为胁肋胀痛,痛无定处,随情绪波动而加重,伴有心烦易怒、嗳气等表现。

2.肝胆湿热:由于饮食不节、外感湿邪等原因导致,表现为胁肋灼痛,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

3.血瘀阻滞:因外伤或久病入络所致,多表现为胁肋刺痛,痛处固定,夜间尤甚,可能伴有皮肤色素沉着。

4.阴虚内热:多见于久病耗伤阴液者,症状有胁肋隐痛,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

胁痛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如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或滋阴清热。同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过度和饮食不当,以防复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