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发病机制:肾盂尿路上皮癌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的上皮细胞,常见的类型是移行细胞癌,占据了90%以上的病例。这种类型的癌症具有侵袭性,容易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
2.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腰痛、尿频、尿急等不适。如果肿瘤已经发生转移,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如体重下降、乏力等。
3.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尿液细胞学检查。CT扫描和MRI可以详细显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尿液细胞学检查则能发现尿液中的癌细胞。膀胱镜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可以直接观察尿路内的病变情况。
4.治疗方式:治疗方案通常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决定。早期的肾盂尿路上皮癌可以采用手术切除,包括部分切除或全切除肾脏和输尿管。对于进展期的病例,可能需要结合化疗和放疗,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近年来,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5.预后情况:肾盂尿路上皮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较高,可达60-80%。晚期或出现转移的病例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降至20%以下。
肾盂尿路上皮癌是一种严重且具有侵袭性的疾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定期体检和注意泌尿系统的异常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