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的目的
散瞳是通过药物使瞳孔放大,并暂时麻痹睫状肌,以消除调节作用,从而准确测量屈光状态。儿童和青少年通常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未散瞳的情况下可能掩盖真实的远视度数,因此散瞳验光更加可靠。
2.验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1)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复方托吡卡胺等)进行散瞳处理。
(2)约30-40分钟后,当瞳孔完全放大且调节麻痹达到充分时,通过综合验光仪或检影镜测量远视程度。
(3)记录得到的客观屈光度数据。
3.远视储备量计算
远视储备量与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正常的远视储备量为+2.00D至+3.00D,随着年龄增长这一值逐渐减少,最终趋向于接近正视状态。如果散瞳验光结果显示的远视度数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范围,则提示远视储备不足,可能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如果远视储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需要监测是否存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或其他眼部问题。
4.分析散瞳验光数据结果
(1)远视储备过低:可能提示近视即将开始或已处于早期阶段,应注意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远视储备适中:表示当前眼部发育正常,但仍需定期复查以观察变化趋势。
(3)远视储备过高:可能预示存在远视相关视功能障碍,如视疲劳,需要进一步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方案。
散瞳验光是判断远视储备量的科学方法,用于帮助评估儿童眼睛的屈光发育状态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