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特性
恶性肿瘤意味着该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结肠癌多起源于结肠内壁的腺体细胞,随着时间推移可能穿透肠壁并扩散到淋巴结、肝脏等远处器官。
2.发病率与危险因素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受到年龄、遗传、饮食习惯、炎症性肠病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
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
饮食:高脂肪、高红肉摄入和低纤维饮食增加风险。
家族史:约20%病例与遗传风险相关。
3.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交替。
出现带血粘液的大便。
不明原因的腹痛、乏力及体重减轻。
4.诊断依据
结肠恶性肿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以下方法:
肠镜检查:发现肿块或息肉,并通过活检明确病理。
影像学检查:CT和MRI评估肿瘤范围及是否有转移。
血液标志物:如癌胚抗原水平升高。
5.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等,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的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则相对较低。
结肠恶性肿瘤需要尽快处理,以有效控制疾病进程,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