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生物钟影响:人体的昼夜节律会影响食欲激素的分泌。研究表明,瘦素和胰岛素等抑制食欲的激素通常在晚上减少,而促进食欲的激素,如胃饥饿素,往往在晚上增加。这可能导致晚上更容易感到饥饿。
2.能量消耗差异:白天活动较多,身体处于高能量消耗状态,注意力集中,心理上也能更好地抵御食欲。而到了晚上,身体逐渐进入休息模式,能量消耗减少,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空闲时间,使得对食物的渴望增加。
3.压力释放:很多人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承受压力,晚上回家后,压力得到释放,可能通过进食来获得心理安慰,这是一种应对压力的习惯性行为。
4.环境诱惑:晚上通常是家庭聚集或社交时间,面对美食、零食或者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再加上灯光、氛围等因素,容易导致饮食控制的松懈。
5.意志力消耗:人的意志力在一天中会逐渐消耗,到了晚上,当意志力下降时,控制饮食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很容易做出放纵的行为。
需要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通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规律作息、选择健康的解压方式以及避免晚间诱惑,可以帮助更好地在晚上坚持减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