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通过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损伤程度。
酒精性肝硬化:严格戒酒是首要措施,同时可配合营养支持及保肝药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硬化: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或其他代谢调节药物。
2.药物治疗以保护肝脏功能
应用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熊脱氧胆酸等,帮助改善肝功能。
如果出现门静脉高压,可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
3.营养支持与饮食管理
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需保证每日充足热量(25-30千卡/每公斤体重)。
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豆制品等,同时限制盐分摄入(每日低于2克),以防止水钠潴留和腹水加重。
对于有肝性脑病危险者,需限制动物蛋白摄入,增加植物蛋白比例。
4.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建议定期内镜检查。如发现高危曲张静脉,可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腹水:轻度患者可通过限盐及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治疗,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腹腔穿刺放液结合白蛋白输注。
肝性脑病:应及时清除诱因如感染、高蛋白饮食等,并使用乳果糖或抗生素(如利福昔明)减少肠道氨的吸收。
5.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评估,以便及时发现疾病进展。
监测甲胎蛋白水平及超声筛查肝癌,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
肝硬化中期并非完全不可逆,通过科学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程并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