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理作用的选择性
特拉唑嗪属于非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对α1A、α1B和α1D三种亚型的受体均有抑制作用。这使得它不仅改善前列腺平滑肌松弛,还影响血管平滑肌,因此可降低全身血压。坦索罗辛则是选择性更高的α1A和α1D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前列腺组织,对血管平滑肌影响较小,因此对血压的影响相对较弱。
2.主要适应症
特拉唑嗪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外,还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由于其对全身血管具有扩张作用。坦索罗辛则更倾向于缓解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不畅),而不具备降血压的显著功效。
3.服用时间与剂量调整
特拉唑嗪需逐渐增加剂量以减少低血压的风险,通常建议在夜间服用以避免站立性低血压相关的头晕或晕厥。坦索罗辛因其对血压的影响较小,剂量固定,一般一次每日即可,多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
4.副作用比较
特拉唑嗪因非选择性作用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全身性副作用。坦索罗辛的副作用较少见,但可能出现射精功能障碍,如逆行射精。两种药物均可能诱发眩晕与疲劳感,尤其是在初期用药阶段。
两者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如果同时存在前列腺增生和高血压,特拉唑嗪可能更合适;单纯为缓解前列腺症状且不希望明显影响血压时,可优先考虑坦索罗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