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基础代谢率:人体的新陈代谢在晚上相对较低,此时减少进食可以暂时减少卡路里摄入。如果长时间不吃晚餐,身体可能会降低基础代谢率,以适应减少的能量摄入,这反而不利于长期减重。
2.饥饿激素:空腹过久可能导致饥饿感大增,从而在之后的进食中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这种饥饿状态可能影响食欲控制激素,如增加刺激食欲的激素(如胃饥饿素),从而导致暴饮暴食。
3.营养不良:不吃晚餐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这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代偿性行为,例如增加其他时间段的食物摄入来弥补营养缺乏,形成非平衡饮食模式。
4.生物节律:人的生物钟调节着食欲和新陈代谢。不合理地调整饮食时间可能扰乱这一生物节律,从而影响能量代谢效率,潜在地增加体脂储存风险。
5.心理因素:一些人因未进食晚餐感到心理负担,可能产生焦虑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诱导非理性饮食行为,如夜间加餐或高糖高脂零食摄入。
为了保持健康体重和平衡饮食,应注意科学膳食安排和适度锻炼,以避免因不规律饮食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