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排便不完全
排便动作未彻底完成时,部分粪便可能停留在直肠或肛门内。常见原因包括:
排便时间过短,未能充分将粪便排出。
盆底肌肉松弛或收缩协调障碍,使肛门无法有效排空粪便。
2.粪便性状异常
粪便过于干硬时,难以被完全排出,容易有残留。造成干硬粪便的因素包括:
饮水不足,导致大便水分减少。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如蔬菜水果吃得较少。
长期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被肠道吸收水分后变干。
3.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
肛门括约肌功能下降会影响粪便的推送和排出。多见于:
经常憋便或用力排便,导致肛门括约肌的弹性减弱。
年龄增长引起的生理性功能退化。
特殊病理状态,如神经损伤或肛周手术后遗症。
4.炎症或解剖异常
如果肛管、直肠存在炎症或结构异常,可能影响正常排便。常见的病因包括:
肛裂或痔疮,引起疼痛而不敢用力排便。
直肠脱垂或肛门狭窄,阻碍排便通畅。
5.清洁习惯不足
排便后未能彻底清洁肛门区域,也可能导致少量粪便残留。这种情况与卫生纸的使用方式、清洁用具以及个人习惯有关。
建议关注饮食结构,多摄入膳食纤维及水分,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如果问题持续,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