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疾病背景:
肛周脓肿是由于肛腺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肛门周围组织。一旦感染扩散,可在局部形成脓腔,导致剧烈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2.治疗目的: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尽早清除脓液,解除疼痛,防止感染扩散,并减少后续并发肛瘘的风险。
3.腔内疗法适应证:
当脓肿位于深层(如坐骨直肠间隙或骨盆直肠间隙)时,可能需结合腔内超声或MRI等影像学工具进行定位,通过腔内途径手术引流或介入治疗。
若怀疑存在复杂肛瘘或多发性脓腔,为避免漏诊,腔内疗法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手段。
4.非腔内疗法的常见处理方式:
大部分浅表性肛周脓肿通过局麻下切开引流即可解决问题,此方法简单安全,术后恢复较快。
对于小型脓肿或早期感染,有时可尝试抗生素联合物理热敷,但需谨慎观察病情进展。
5.术后管理: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都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包括保持创口清洁干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及定期复查,降低继发肛瘘的风险。
肛周脓肿的治疗个体化差异较大,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腔内疗法或其他干预方式,遵从专科医生意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