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齿线的位置:齿线一般位于直肠末端至肛门口约2厘米的位置。其表面呈波浪状,由多个细小的凹陷和突起组成。这些凹陷称为肛窦,其间隔部分称为肛乳头。
2.解剖学意义:齿线上方覆盖的是柱状上皮,下方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无痛觉神经分布,而鳞状上皮富含痛觉神经。齿线是手术中判断疼痛敏感区域的重要依据。
3.功能差异:齿线以上属于直肠静脉丛主导的血液循环区,血液回流至门静脉系统;以下主要由体循环负责,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系统。这种血管分布特点与痔疮的分类息息相关,内痔多发生在齿线上方,而外痔则位于齿线以下。
4.疾病相关性:齿线附近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如内痔、外痔及肛瘘等。了解齿线位置可以帮助区分疾病来源及制定治疗方案。齿线周围的感染或损伤常伴随明显不适,应尽早就医。
齿线是肛门管中的重要结构,其解剖位置和组织特性对临床诊断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