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裂手术主要包括内括约肌切开术和局部修复术。内括约肌切开术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切断部分内括约肌纤维,降低肛管压力,促进肛裂愈合。研究表明,该手术的成功率接近90%,但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括约肌损伤。
2.手术可能对括约肌功能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短期内可能出现肛门排气或少量粪便失禁,这通常与手术创面及局部神经受压有关;二是长期来看,如括约肌切除过多或伴随其他肛周疾病,可能增加永久性失禁的风险。相关数据表明,内括约肌切开术后永久性失禁的发生率低于5%。
3.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尽量减少括约肌损伤。例如,对于单纯性肛裂患者,可优先考虑非手术疗法,如局部用药和温水坐浴。如果需要手术,通常会根据患者肛裂的严重程度和是否伴随肛门狭窄等情况,决定是否结合括约肌切开术。
4.术后恢复期间,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及定期复诊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预防肛裂复发,还能保护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
肛裂手术虽然可能对括约肌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精确的术前评估、规范化操作及综合护理,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术后应遵循医生建议,密切观察术后症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